连续站上5个台阶 人民币强在哪?
天津北方网讯:人民币兑美元近期升至了2018年7月以来新高,汇率从5月27日最低的1美元兑换7.1765元人民币“蹿升”至10月21日最高的1美元兑换6.64元人民币,不到5个月的时间人民币就接连沾上了7.10、7.00、6.90、6.80、6.70五个台阶。
针对近期人民币升值较快的情况,在10月23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国家外汇管理局(以下称外汇局)新闻发言人表示,近期人民币升值主要受经济基本面支撑,总体上人民币升值幅度相对温和,与主要货币表现基本一致,未来人民币汇率有望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继续保持双向波动和基本稳定。
升值原因何在?
经济基本面决定了汇率的走向。外汇局新闻发言人表示,近期人民币升值,主要是受到经济基本面的支撑。我国率先控制了疫情,经济社会恢复发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今年中国将是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出口形势良好,境外长期资金有序增持人民币资产,人民币汇率在市场供求推动下有所升值。
全球大背景仍要看看美元走势,在新冠疫情发生后,美国经济在货币和财政扩张的支持下企稳复苏。财政扩张如果达到赤字被货币化,也就是美联储“放水”支持财政扩张,那么汇率将面临贬值压力。
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4.5%,美元指数下跌4.3%,欧元对美元升值5.9%,日元对美元升值4.1%。比较来看,人民币与主要货币表现是基本一致的,人民币升值的幅度还是相对温和的。
外汇局新闻发言人说:“在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下,未来人民币汇率有望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继续保持双向波动和基本稳定。我们看到,聪明的市场总是能看到硬币的正反两面,既充分认可国内经济基本面对人民币汇率的支撑,同时也高度关注各种外部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可能使人民币保持有涨有跌、双向波动。”。
目前市场机构讨论比较多的因素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从长期看尽管美元走弱,但当前全球经济复苏前景并不明朗,短期美元走势具有不确定性。
其次是市场机构也观察到未来全球疫情改善后,既有利于提升中国的外需,也有利于扩大进口。同时,各国放松出入境限制也会促进中国居民跨境旅行和留学需求的恢复。所以,中国的经常账户不容易大幅度顺差。
最后考虑到当前国际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地缘政治冲突频繁,会加大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
双向波动弹性增强
人民币汇价的波动会直接影响购汇和结汇企业的经营情况。在人民币升值时,最直接的影响体现在利好进口型行业,不利于出口型企业。人民币升值表明国内企业的购买力增强,会降低进口成本。反之,对于其他国家而言,购买中国生产的商品更贵了,产品价格竞争力下降,因而会削弱需求,不利于国内商品出口。
近期人民币兑美元持续升值,对从事大宗商品交易公司的影响尤其明显。由于从境外进口的商品是以美元计价,而国内大宗商品以人民币计价,因此人民币计价的商品走势近期明显弱于以美元计价的商品,特别是境内外跨市场交易比较活跃的品种,如贵金属、原油、有色金属等。
人民币走势双向波动的态势不会改变,作为影响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变量,汇率因素是企业尤其是进出口企业价格风险管控中重要一环。
人民币汇率风险管理的工具或方式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以银行外汇业务为主,其中包括人民币远期结售汇或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交易(NDF)业务;另一类是通过衍生金融工具对冲为主,其中主流的对冲工具是香港交易所推出的人民币期货合约。
银行的外汇业务普及度较高,企业应用较成熟,但保证金比例相对较高,且更加看重企业的授信情况。人民币期货合约的保证金比例较低,交易透明度高,但业务普及率低,熟练应用人民币期货做风险管理的企业相对偏少。目前,境内期货市场还美有外汇期货品种,企业外汇避险渠道还较传统,主要通过与银行进行远期结售汇对冲汇率风险。
正如外汇局新闻发言人所言,在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弹性增强的背景下,企业应该积极预防汇率风险,树立风险中性理念。(津云新闻记者 刘子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