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双城中间绿色生态屏障初步建成一批大写意生态场景 尽享人与
内容提要:连日来,本市滨海新区与中心城区双城中间绿色生态屏障,成为市民尽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打卡地”、享受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好去处。
天津学懂弄通做实十九大精神网上学校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 学懂弄通做实十九大精神
天津北方网讯:连日来,本市滨海新区与中心城区双城中间绿色生态屏障,成为市民尽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打卡地”、享受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好去处。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昨天举行的扎实深入推进绿色生态屏障建设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经过近两年的建设,截至目前,本市双城生态屏障一级管控区内林地面积达到14.28万亩,林木绿化覆盖率达到20.4%,蓝绿空间占比提升到63.5%,重点区域的生态修复呈现良好效果,初步建成一批大写意的生态场景。
去年,市政府批准了《双城中间绿色生态屏障区规划》,屏障区共736平方公里,其中南北长50公里,东西宽15公里,涉及滨海新区、东丽、津南、西青、宁河五个行政区和海河教育园区,分三级管控。近期目标到明年,屏障区内蓝绿空间占比达到65%,到2035年,蓝绿空间占比达到70%。一级管控区基本完成,森林绿化(覆盖)率达到20%,二、三级管控区建设水平大幅提升,生态屏障雏形基本形成,“生态屏障、津沽绿谷”的景观初步显现。
在昨天的发布会上,市规划资源局党委委员、一级巡视员路红介绍,双城生态屏障建设去年全面推开实施近期3年目标建设。市规划资源局按照一张蓝图干到底的要求,编制完成了《天津市双城中间绿色生态屏障区规划(2018—2035年)》,同步配套了水系、路网、生态环境保护、旅游产业、工业园区治理等5个专项规划和6个区级层面的建设规划,先后争取了400亿元的政府专项债和专项债券支持。
“截至目前,双城生态屏障初步建成一批大写意的生态场景。我们以‘十大重点工程’为抓手,按照‘宜林则林、宜水则水、宜农则农、宜田则田’原则,统筹推进生态修复和生态多样性发展,部分区域呈现了良好的生态效果。”路红介绍,在津南区海河南岸初步建成2万亩规模的林水生态带;在滨海新区胡家园东部和津南区卫南洼西部、东丽区海河绿芯局部区域形成了成林、片林的生态格局;海教园绿廊、官港森林公园、东丽湖经过提升完善,呈现了“大林、大水、大绿”的生态景色;在津南区八里台西部、咸水沽湾,东丽无暇街北部、西青区王稳庄西南部等区域呈现了林田相依的生态田园美景。今年,本市着重推进“十大重点生态片区”建设,通过前期打造,宁河区永定新河林水生态区、滨海新区和东丽区古海岸湿地绿廊、津南区双桥河林水生态区等局部区域,均初步呈现出“水丰、绿茂,成林、成片”的生态效果。
“我们聚集三年规划建设目标,推进各项建设,努力为天津人民打造出绿色、生态、自然、高品质的‘双城生态屏障,津沽绿色之洲’,为环首都生态屏障区做好先行实践。”路红说。(津云新闻编辑付勇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