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增强社区健康治理能力 探索社区应急管理机制
内容提要:不断提升社区健康治理水平,既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增进居民健康,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手段。
完善社区治理体系
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
不断提升社区健康治理水平,增进居民健康意识
不断提升社区健康治理水平,既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增进居民健康,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手段。
第一,创建有益于改善居民健康的设施与环境。增加社区绿化面积,提高绿化质量,扩充公共活动空间,完善基础设施配套,为社区居民健身提供安全便捷的场地、设施和设备。及时清理各类垃圾,清洗垃圾残留污渍,定期对社区重点区域进行消毒和灭菌处理,不留卫生死角。建立小区健康室,通过健康宣传和教育,培养居民良好的公共卫生习惯和自觉的公共卫生意识。
第二,培育有志于服务社区健康的人员与组织。在社区全面推行全科医生家庭签约服务模式。进一步提高家庭医生签约率和建档率,力争为社区居民提供全人群、全过程、全周期的医疗卫生服务。为小区健康室配备健康管理师,为居民提供日常体检、筛查和评估等健康服务。积极培育社区健康自治组织,为社区居民建立互助型健康合作组织提供便利条件和业务指导。
第三,搭建有利于促进社区健康的平台与网络。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载体搭建社区健康服务平台。社区健康服务平台的服务窗口前移,工作重心下沉,彻底改变原有“坐堂式”“说教型”的医患互动模式,培育相互尊重、平等沟通的新型医患互动模式。运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对社区居民的健康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和评估,进而施行精准的健康干预。
第四,探索有助于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体制与机制。制订社区应急管理条例,并据此构建社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机制。探索社区卫生资源的整合机制和社区人力资源的联动机制。逐步建立社区居委会、社区物业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之间的资源衔接机制、人员调配机制和角色转换机制,为处置社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物质保障和人力支持。
(作者为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