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年人不再苦恼于出行难

房产 2020-10-31 18:1876admin

让老年人不再苦恼于出行难

晁星

2020年10月30日09:24 来源:北京日报

公交站间隔太远、地铁换乘太绕、网约车操作太“难”……眼下,老年人出行不便现象比较突出,一些身体状况欠佳的老人更是“没事尽量少出门”。

四通八达、一“码”通行的城市交通体系,极大满足了人们说走就走的期望。但对于不少老年人来说,未必能充分享受到这些进步。一方面,扫码进站、一键叫车等年轻人眼里的常规操作,实际上多少有一定的技术门槛。而当各类交通资源与技术的融合越来越深,“掉队者”就会遭遇招手打不着车、“堵上加堵”这类尴尬。另一方面,交通设施建设往往重“硬件”轻“软件”。一些地铁站没有电梯,而楼梯台阶多达上百级;一些十字路口绿灯时间太短,行人过个马路得连跑带颠,同时躲避转弯车辆。年轻人对此尚且啧有烦言,老年人更是常常“望而却步”。更令人忧心的是,老年人在舆论场中是一个严重“失声”的群体,社会对其诉求的关注度与问题的紧迫性不成正比。

今年以来,借由多个新闻事件,许多人开始呼吁等一等在智能化时代掉队的老人,重视“快节奏”中的“慢需求”。说起来,每种技术都是利弊同在的。我们要坚持的是以人为本,要追求的是科技向善,尽量避免技术给一部分人“添彩”却给另一部分人“添堵”。这个意义上,我们呼吁网约车平台在产品运营中,不妨听一听老年人的心声。比如,是否可以对操作进行一些“适老化”设计?另外,相关部门能不能在顶层设计上拿出满足老年人需求的出租车调度方案?这当然不是一个容易的问题,但让更多人可以享受技术的红利而非相反,应当是我们追求的状态。

相较于技术升级,以服务完善关照老年人的出行需求其实更切合实际,也更容易上手。由于不会叫网约车,公交地铁成为大多数老人的出行首选。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将心比心,在细节上多下功夫。公交站台扎堆儿的地方,能否将标识放得更大更清晰,或者延长志愿者的服务时长?一些老旧地铁站能否克服困难装上电梯?这些工作细碎又繁复,但换个角度想,谁家没有老人,谁又不会慢慢变老?更重要的是,中国社会即将进入深度老龄化时代,巨大的人群基数摆在那儿,这些补短板的工作不是想不想做的问题,而是必须要做。

关注那些无声的需求,折射的是城市治理者的责任心,以及一座城市的文明度。说到底,在一个包容开放的时代,新与旧、快与慢之间,不该是无法解决的不等式,而应是可以兼顾的多选题。

(责编:李轶群、崔元苑)

[url=http://health.people.com.cn/GB/408656/index.html]

人民健康APP

[/url]

人民好医生APP



推荐阅读

医养结合机构管理指南发布 明确8项医疗服务质量标准   为适应我国医养结合机构发展需要,加强机构内部管理,提升管理质量和水平,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民政部、国家中医药局制定出台了《医养结合机构管理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要求各类医养结合机构应当参照《指南》要求,以老年人健康为中心,根据机构资质和服务能力,为老年人提供医养结合服务并进行科学、规范管理,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详细】

流感季来啦,提高免疫力,这些干货请收下!   一场秋雨一场凉,入秋后气温开始降低,一不注意就容易感冒。秋季也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今天我们来聊聊关于免疫力的话题。生病就是免疫力低吗?为啥有的人免疫力扛不住流感病毒?如何做才能提高免疫力?【详细】


相关新闻

多项政策加速旅游回暖 8月民航旅客出行意愿显著提升

巴西:越来越多老年人学习数字技术

T3出行于6月1日在天津上线

张力涓:调动老年人运动积极性 老年运动健康要科学有效

嘀嗒出行发布五一假期安全出行保障公告

缓解公务用车难题,大众出行推政企版助力安全出行

73万老年人晚年生活又多了一份保障

人民出行落地四川汉源 保障市民绿色安全出行


精彩图集

是谁剥夺了你的睡眠时间

运动让眼睛更明亮

关于牛奶的认知误区

小“口疮”可能有大问题

西瓜的番茄红素又多又好

白露节气:预防肺病保健康

饮料能代替水吗?

水果和蔬菜,你洗对了吗

健身,别自己跟自己较劲


企业中国-专注企业发展 Copyright © 2017 企业中国-专注企业发展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1574243号

联系QQ:1580475931 邮箱地址:1580475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