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辰区荣馨园社区居民张建欣12年无偿献血111次
内容提要:12年来,北辰区荣馨园社区居民张建欣一直默默地坚持无偿献血,直到60岁生日的前一天,他完成了人生的第111次无偿献血,也是最后一次无偿献血。
天津北方网讯:12年来,北辰区荣馨园社区居民张建欣一直默默地坚持无偿献血,直到60岁生日的前一天,他完成了人生的第111次无偿献血,也是最后一次无偿献血。昨天,记者来到该社区,张建欣看着桌子上一沓厚厚的《无偿献血证》和献血100次纪念奖章,感慨地说:“虽然以后我不能献血了,但我还会倡导更多人参与无偿献血。”
特殊生日礼物
回忆起自己最后一次献血,张建欣告诉记者,2020年12月27日他早早地坐公交车来到天津市血液中心。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和往常一样,笑着和他这位“老熟人”打招呼。“按照规定,超过60周岁就不能再献血了,28日就是我60岁生日,所以那天我特别想要完成最后一次献血,也算是提前实现了自己的一个生日愿望。”张建欣说。随着血袋逐渐被鲜红的血液充满,张建欣完成了第111次献血。
无偿献血12年
说起张建欣参与无偿献血的初衷,还要从2008年汶川地震讲起。当时,张建欣得知灾区的许多医院急需临床用血来拯救生命,就主动加入到无偿献血的队伍中。张建欣说:“在那之前,我参加过几次单位组织的无偿献血,所以没有特别紧张或担心,而且一想到自己的血可能帮助灾区挽救群众生命,心里反而更加坦然了。”
从那次献血后,张建欣就开始坚持无偿献血,12年来张建欣无偿捐献全血9次,成分血102次。“献成分血的间隔时间短,15天就能献一次。”张建欣说,他一直保持着每15天就去献一次成分血的习惯。为了能捐献符合标准的血液,张建欣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锻炼,按时作息。张建欣还主动把个人信息留在了血液中心,如果遇到特别急需献血的情况,他都会随叫随到。血液中心工作人员也颇为感动地表示,张建欣这12年来所献的血,在理论上,可以满足上百人的临床用血需要。
决定遗体捐赠
“我小时候,家里的生活条件不好,经常吃不上饭,邻居们和热心人总是送一个山芋、塞一根玉米地帮助我们。长大后,我也想尽己所能帮助有需要的人。”张建欣说。
其实,他身边的朋友、亲戚、同事都还不知道他十几年来默默坚持献血的事。甚至连他的老伴儿,也是在两年前打扫屋子时,发现了他放在抽屉里的《无偿献血证》,才知道张建欣献血的事。“我这才知道你为什么这么爱锻炼身体。”老伴儿得知真相后说。
60岁生日过后,张建欣成了一名无偿献血志愿者,积极宣传无偿献血知识,为无偿献血者服务。采访中记者得知,才刚刚办完退休手续的张建欣正着手办理遗体捐赠手续。而且,在他的带动下,他的老伴儿和两个外甥也决定跟他一起办理遗体捐赠。采访结束时,张建欣坚定地对记者说:“我年纪大了,但还会继续为社会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津云新闻编辑孙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