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13区荣获国家卫生区称号,创建数量和水平位于全国前列
内容提要:为全面提升本市城市面貌,从2018年开始,本市全面启动国家卫生区创建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3个区荣获国家卫生区称号,创建数量和水平位于全国前列。
主持人:为全面提升本市城市面貌,从2018年开始,本市全面启动国家卫生区创建工作。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3个区荣获国家卫生区称号,创建数量和水平位于全国前列。请听记者张清淼的报道:
在津南区紫江路菜市场,市民张丽云刚刚采买完两大包东西,她告诉记者,自己对菜市场的环境非常满意:
(录音:来这一趟就是什么都能买齐了。这环境特别好,进来以后冬暖夏凉的,在这附近嘛挺近的,而且价格也不贵。)
紫江路菜市场位于津南区咸水沽镇,面积达2万平米,分为8个大厅。这里是津南区在2018-2020年创建国家卫生区后改造的一家市场。市场大厅里干净整洁,地上难见菜叶和水渍,扫保人员巡视中一旦发现垃圾或污渍就会立即清理……在这里经营12年牛羊肉生意的商户马学全说,眼前这一切在2019年10月之前简直不敢想象:
(录音:那个时候进车也进不来,没有停车场、没有停车位,一进来一种感觉特别黑暗这屋子,苍蝇嗡嗡的,特别的味儿。人家一看,一扭鼻子就走了,他也不买了。)
而现在,走在市场里,随处可见长效化治理的成效。紫江路菜市场行政经理杨涛介绍说:
(录音:咱们装修以后就是把以前的露天的这些个棚户区都已经拆除了,把原来的这个他们所占的区域,咱们规划成现在的停车场。咱是夏天有冷风,冬天有供热。下水咱们每周都会去清理一次,厅内边每天我们都会进行清洗,每个厅我们都装了4台的这个臭氧机,每天进行一个小时的这个杀菌消毒。现在的市场经营状况比原来的话要提升了很大。)
除了菜市场,在创建国家卫生区的过程中,公厕问题也是一大难点。从2018年开始,津南区陆续新建了多处公厕,并在农村地区开展了“厕所革命”。津南区爱卫办综合科科长韩宝华说:
(录音:旱厕到夏季来临的时候,污水、粪便,周边居民哪都在那儿乱泼乱倒,造成了这个环境的非常恶劣。鉴于这种情况,咱们的成员单位城管委牵头,对全区公厕数量进行了一个摸底,最后规划改造提升了咱们118座二类以上的公厕。管护这块由第三方公司精心的维护,里边卫生,包括消毒,这个日常管理这块都是非常到位的。)
2018年以来,全市各区都在着力推进国家卫生区镇创建。截至目前,已有津南、河东、河北、武清等13个区荣获国家卫生区称号,国家卫生区比例由“十二五”末的25%提高到目前的81.25%。在创建过程中,各区聚焦市容环境卫生、健康教育、环境保护等八大类群众普遍关注、社会影响较大的难点问题。拆除占路市场近百个,清除多年积存垃圾百万吨、彻底消除城市旱厕。市爱卫办副主任王浩表示:
(录音: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机制建设,不断丰富和创新爱国卫生工作的手段,同时还强化限期限时督办,跟进问题整改,持续巩固国家卫生区镇创建的成果,力争在2023年实现国家卫生区镇全覆盖。推动从环境卫生治理向全面社会健康管理转变,解决好关系人民健康的全局性、长期性的问题,为建设健康天津打下坚实的基础。)(记者张清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