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子兄弟”的丰收年
内容提要:良好生态环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体现,是人民群众的共有财富。今天的“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来看“钉子兄弟”的生态致富路。
如不能正常浏览请选用IE浏览器
天津北方网讯:良好生态环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体现,是人民群众的共有财富。今天的“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来看“钉子兄弟”的生态致富路。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西青区王稳庄镇的钉子远近闻名,鼎盛时,全国将近一半的钉子,都产自这里。1996年,张同庆、张同忠兄弟俩开了家钉子厂,规模在镇里数一数二。
那几年,哥俩成了镇里有名的“钉子兄弟”,挣钱!可是,生产钉子,耗能大、污染重,虽然腰包鼓了,却欠下了环境的账。
2017年开始,天津重拳治理“散乱污”,关停环保不达标企业,张同庆、张同忠兄弟俩的钉子厂也在其中。
高会维,当时在村里负责环保工作,光是张同庆、张同忠一家,就跑了三十多次,兄弟俩为了躲村干部,晚上十点以后才回家,可高会维特别坚持,一趟趟上门做工作。
仅用了一年,王稳庄镇就关停了356家“散乱污”企业、800多家环保不达标企业,109万平方米工业集聚区被拆除。钉子厂关了,可一家老小干什么呢?农民出身的兄弟俩干回了老本行——养猪。这一年,天津规划建设双城绿色生态屏障,王稳庄镇也在其中,共植树造林740亩。
2018年,天津开始实施小站稻振兴计划,王稳庄镇一半以上面积,处于“小站稻”种植区,环境好了,水质达标了,镇里集中改造2万亩高标准稻田,进行小站稻种植,引入中化集团,实行机械化和数字化管理,并引进国家粳稻工程有技术研究中心和高质量稻米加工厂。镇里也拿出真金白银,对农户每亩地减少100块租金,灌溉用水统一调配,不花一分钱。去年,哥哥张同庆,承包了80多亩小站稻,由专业人员,提供技术支持。
去年,张同庆的承包田里,收获了12万斤小站稻,利润超过了二十万。
看到哥哥种小站稻挣了钱,今年,弟弟张同忠也跟着一起干,哥俩还尝试稻蟹混养,四百多斤的蟹苗撒下去,预计到十一,就能长成拳头大小的成蟹,上市销售。
兄弟俩的承包田,距离稻香公园不到1公里,看着来来往往的游客,兄弟俩心思又活了,想借着农业特色游,让农田继续增值。(津云新闻编辑李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