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交易平台的坑:信息不对称 平台监管不到位

互联网 2020-07-31 22:2974admin

内容提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二手交易平台的飞速发展,不少人在网上买卖日用百货、数码产品、家居用品等闲置物品。防疫期间,网络二手交易平台活跃度更是加速提升。但一些平台上有卖家趁机出售过期食品、假酒假包等,影响恶劣。如何避免互联网二手交易平台成为“假劣货集市”,成为业界关心的话题。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二手交易平台的飞速发展,不少人在网上买卖日用百货、数码产品、家居用品等闲置物品。防疫期间,网络二手交易平台活跃度更是加速提升。但一些平台上有卖家趁机出售过期食品、假酒假包等,影响恶劣。如何避免互联网二手交易平台成为“假劣货集市”,成为业界关心的话题。

  有人借二手交易卖假货

  在北京上大学的小王,由于平日酷爱打篮球,收藏各式各样的篮球鞋成为他的兴趣之一。近日,小王在某互联网二手交易平台看到有人出售闲置的某品牌限量款篮球鞋,并再三保证“绝对是正品”“不满意可申请退货”。小王动了心,很快向对方支付了一笔不菲的费用。几天后,满怀期待的小王拆开寄来的快递却傻了眼,原来对方寄来的是一款假鞋。再次试图联系卖家时,小王发现对方早已“人去楼空”。

  中国黄金集团首席经济学家万?慈衔??孀啪?蒙缁岵欢戏⒄梗?用裣?研枨笥胂?涯芰χ鸩教嵘??虻亩?鞫嗔耍?滞废兄玫亩?髯匀辉嚼丛蕉啵?嗣墙灰紫兄梦锲返男枨笠簿陀υ硕???ldquo;但是,由于我国互联网二手交易平台起步时间较晚,相应的规章制度还不健全,对于二手物品交易方面明确的法律规定较为匮乏,造成违约成本过低,给了一些不法分子钻空子的机会”。

  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法治国际中心执行主任、中国互联网协会研究中心秘书长吴沈括表示,在交易过程中,由于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卖方对售卖物品的了解程度远超过买方,加之因缺乏完善的信用体系,卖方售卖伪劣产品无法和其信用度挂钩,这些都给了卖方售卖伪劣产品的“底气”,导致欺诈行为频发。

  “对买方来说,也存在不少恶意欺诈的问题。”万?唇樯芩担?热缏舴皆诨チ???纸灰灼教ㄉ铣鍪哿艘桓鲆鹿瘢??蚍绞栈鹾蠊室庖Фü衩呕虬咽执嬖谥柿课侍獠⒁?罂臣郏?舴饺裘挥刑崆氨A糁ぞ荩?苣?ldquo;自证清白”,只能被迫赔钱。“由于被制裁可能性很小,现在很多买方热衷于这类骗术,还起了个名字叫‘到手刀’,并从中牟利,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

  亟待建立信用评价体系

  尽管互联网二手交易平台大多对商品发布禁区有所规定,比如禁止发布制售假货、高风险商品等,且出售过期食品、假货劣货等行为同时也被相关法律法规所严格禁止,但一些相关物品仍然被公开交易。

  吴沈括认为,种种规章制度被轻易绕开,说明互联网二手交易平台监管不力。“二手交易平台应加强用户资质审核,对卖方的信用情况进行监控与记录,建立并完善网上交易的信用评价体系和交易风险警示机制。二手交易平台还应满足买方要求其承担起居间服务的要求,例如可以在售前做好二手物品质量监测,且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务,使买方投诉有途径。”吴沈括说。

  万?幢硎荆?杂诼蚍嚼此担?灿?】赡芴岣叻缦找馐丁>莸鞑椋?诙?稚唐方灰坠?讨校?蚍椒从匙疃嗟木褪嵌?稚唐分柿看嬉傻任侍猓?沂潞笸??蛑ぞ莶蛔阆萑胛?ǖ?ldquo;死胡同”,“这就提醒买方一方面要与平台结合进行信用系统的完善,另一方面,自己在买卖过程中也要进行合理估价以及质量预期,使自己的损失降到最低。”

  近年来,由于买卖双方纠纷频现,一些互联网二手交易平台纷纷引入第三方力量协助化解。比如闲鱼就推出了小法庭机制,邀请17位不同身份不同背景的优质用户担任评审员,对解决纠纷事件投票表决,投票机制为17票9胜制。“再加上其他互联网二手交易平台纷纷‘查漏补缺’,我们可以看到互联网二手交易平台正在积极完善自身的规则,强化监管责任与义务,这种行为应当予以鼓励。”万?此怠?/p>

  从长远看,作为一种处于高速发展期的新业态,互联网二手交易平台前景可期,因对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有积极作用,应该鼓励和支持其规范发展。专家认为,有关部门应尽快研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买卖双方的权利和责任,做到有法可依、有规可循,进一步推动互联网二手交易平台健康有序发展,保护消费者权益,让售假商户无缝可钻。

企业中国-专注企业发展 Copyright © 2017 企业中国-专注企业发展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1574243号

联系QQ:1580475931 邮箱地址:1580475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