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惨吸粉赚流量 如此"慈善直播"当休矣

互联网 2020-10-19 07:5360admin

卖惨吸粉赚流量 如此“慈善直播”当休矣

时下,直播网站、短视频平台上出现的一些涉贫主题视频激发了网民的公益爱心,使之助力慈善扶贫。但也有些直播、视频有意诱使网民将个别贫困现象等同于普遍现象,将视觉贫困等同于现实生活中的绝对贫困,利用“人们心灵深处的柔软”吸粉赚钱。

这些打着慈善名义进行的自媒体直播、视频,标题往往很煽情,诸如什么“爷爷下跪那一刻,我把自己看哭了”“自己的衣服都穿不成了,他的愿望却是给妈妈买一套新衣服”等等。打开视频,内容更是凄惨:破烂的衣服,发霉的饭菜,家徒四壁的茅草屋,结尾是拍摄者送上衣服、文具、粮油等慰问物资,彰显自己的爱心与责任。

看上去,一切都是那么真实,那么让人感动,但是背后的真相,或许是另外一个样子。据西部某地区扶贫干部反映,此前有所谓的爱心博主以扶贫之名,将村民带到已经不住或者只在从事农业生产时居住的老村落、老房子中拍摄此类视频。媒体记者深入调查发现,一些短视频创作者,采用诱导性提问、精心摆拍等方式,虚构一些留守老人或孩子的凄惨生活境遇,其最终目的是吸引眼球、赚取流量,然后通过打赏、接广告等方式实现变现。

今年是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全国各地在扶贫攻坚工作上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按照从中央到地方制定的扶贫和脱贫标准,像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这样的现象,少之又少。而一些短视频创作者,把个别现象当成是普遍现象,通过虚构、摆拍等方式来营造一些农村居民极度贫困的气氛,不仅严重违背事实,还是对全国成千上万扶贫干部辛勤工作和默默奉献的亵渎与抹黑。

有的自媒体从业者,打着“慈善直播”的幌子,在镜头前呈现出失真走样的脱贫内容。对于这种现象,我们不能等闲视之,而是要加强监管和约束。平台运营商和有关部门应负起监管责任,坚决抵制纵容弄虚作假和炒作热点等行为,不让虚假的扶贫短视频泛滥。只有客观如实反映扶贫情况的短视频,才能真正使广大网民全面、理智看待当前我国扶贫工作面对的现实挑战和取得的巨大成果。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人民日报客户端下载

手机人民网

人民视频客户端下载

人民智云客户端下载

领导留言板客户端下载

人民智作

 

推荐阅读

打造具有强大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建设全媒体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详细】

聚焦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  众多获奖作品充分运用融媒体优势,不断开拓渠道,锤炼写作能力,提升传播效果;同时关心时代发展,紧跟时代脉搏,深耕社会需求,坚持独立思考,始终坚持社会效果和传播效果并重的原则,涌现出许多主题鲜明……【详细】

企业中国-专注企业发展 Copyright © 2017 企业中国-专注企业发展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1574243号

联系QQ:1580475931 邮箱地址:1580475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