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餐厅,让吃饭更有趣(网上中国)

互联网 2021-05-08 11:5650admin

保障食品安全,节省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智慧餐厅,让吃饭更有趣(网上中国)

本报记者 李 贞

2021年05月07日05:17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号

  位于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内的某智慧餐厅内,顾客正在取餐。
  孙凯芳摄(人民图片)

  山东省济南市英雄山路一家火锅店启用机器人给顾客送餐。
  郝鑫城摄(人民图片)

  在餐厅后厨,机械手臂从成排的架子上端出一盘盘菜品;在就餐大堂,送菜机器人把美味佳肴送到顾客面前……这是不少智慧餐厅的日常画面。近年来,自动化、智能化、无人化的智慧餐厅日益兴盛,成为餐饮业升级转型的新趋势之一。

    

  前厅后厨科技感爆棚

  智慧餐厅“智”在哪里?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海底捞智慧餐厅一探究竟。

  透过橱窗,记者看到几台白色的机械手臂在后厨菜品架前有节奏地挥动,据了解,这是一款自动出菜机。“顾客点餐后,电脑系统会通知出菜机,由机械臂实现出菜、上菜的流程,大大减少人工传菜的工作量。”海底捞新技术研发中心研发经理胡杰告诉记者,由海底捞自主研发的智慧厨房管理系统是后厨智能设备的大脑。“系统会收集智慧厨房各个环节的数据并进行分析,实时监控厨房的运行状态、生产状况、库存情况等。比如有菜品快到保质期了,它就能自动识别并提前拿掉,更好地保证菜品质量。”

  来到就餐区,顾客能体验到更多智能化服务:四周背景墙上360度环绕投影着蓝天、白云、粉色樱花的画面,科技感十足;桌面下布置了智能地排风系统,煮火锅的蒸汽直接从下方被吸走;餐厅智能配锅机提供“千人千味”服务,顾客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定制个性化锅底。

  海底捞智慧餐厅并非个例。如今,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餐饮企业走向智能化,如四川香天下、广州酒家、新白鹿等都引入智能设备。专家表示,信息技术和智能设备的应用不断改变着传统餐饮行业的运营模式。

  送餐机器人广受欢迎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餐饮行业对机器人的需求不断上升。在产业链上游,新松、优地、擎朗智能等一大批智能机器人制造企业纷纷投入该领域进行研发。

  其中,擎朗智能生产的送餐机器人可以实现传菜、空盘回收等任务,还能自主避障。为了更好做到“无接触”,机器人还增加了新功能:菜品送达后,客人无需用手按确定键,机器人便能自主感知并原路返回。例如外婆家餐厅利用智能机器人减少了人员接触,顾客通过二维码进行点餐,之后送餐机器人根据每桌的菜单配送,并附上结账的支付码,就餐全程可以无需人工服务。

  根据擎朗智能的数据统计,2台送餐机器人即可满足20至30桌顾客的就餐,有效节省餐饮企业的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擎朗智能相关负责人认为,从效率、成本以及食品安全的角度来考虑,随着餐饮智能化趋势的不断发展,整个行业都会越来越依赖无人配送等新技术。

  带动餐饮业提质增效

  业内人士认为,与传统餐厅相比,智慧餐厅能更好地保障食品安全。比如利用餐盘上的识别码,可以实现对菜品信息的数字化管控,使食品安全可追溯。利用全自动出菜机,可以直接从中央厨房运至店铺的转运箱中抓取菜品,减少人为操作的失误,并阻挡飞虫等异物混入菜品。此外,智慧餐厅的服务也更适应顾客的个性化需求,能够让顾客获得更多元、更有趣的用餐体验。

  基于这些优势,餐饮行业智能化已成趋势。《2021中国餐饮产业生态白皮书》指出,餐饮产业服务正向智慧化发展,并不断衍生出各种新的应用场景,线上线下连接更加紧密。面向产业上游提供服务的企业快速发展,全民冷链需求爆发,基础设施体系日益完善,产业上游不断创新。

  相关政策也在支持智慧餐厅的发展。近日,商务部相关负责人在谈到“支持新型消费发展,培育完整的内需体系”时指出,要推动实体商业企业加快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和跨界融合,发展智慧餐厅等,推进线上线下更广更深的融合。

  未来,智慧餐厅还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可以探索和挖掘。胡杰说:“尤其是大型餐饮企业,将持续在创新技术方面发力,继续推动创新和新技术方面的投入,优化业务管理系统和智慧餐厅技术,带动整个餐饮业实现提质增效。”

(责编:杨光宇、赵欣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税务总局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五一”假期旅游消费潜力充分释放  人民网北京5月6日电 (记者车柯蒙)记者从国家税务总局了解到,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5月1日-5月5日),在疫情防控形势基本平稳的前提下,旅游服务消费潜力得到充分释放,全国居民商品消费持续活跃,与去年“五一”假期相比实现持续稳步增长。国内旅游服务消费全面恢复 部分旅游服务首超疫情前水平“五一”期间,旅游消费潜力得到充分释放,旅游相关服务全面恢复,名胜风景区、旅行社、旅游饭店等相关服务销售收入首次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 业界:挖掘碳中和大数据的价值 助力产业升级低碳发展  人民网北京5月6日电 (记者李彤)“对碳中和大数据的研究,是时代的产物、是数字经济的成果。”在近日由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发起的碳中和大数据研究院成立活动上,参会嘉宾表示,通过汇集更多的减排技术及碳排放计算工具,有助于连接更广泛的碳排放数据,推进产业结构升级,推进碳排放交易平台发展。…

相关新闻

为老餐厅:体验“家的味道”

科技部:力争研发出更多检测新技术、新产品

一家人吃火锅也要一人一桌? 顾客:非常时期餐厅严格堂吃可接受

中国疾控中心:围绕六个方面发力 做好餐厅就餐安全

省市场监管局:外出就餐最好选"明厨亮灶"餐厅 投诉可拨12315

日本网红餐厅禁止顾客“只拍不吃”,店主:看不得肉被浪费

拒绝浪费!捷克小镇一餐厅对顾客剩饭处以罚款

这家餐厅菜单看完可以吃掉 顾客还能亲手煮菜

5元一餐吃饱吃好 延安推“共享餐厅”解决特殊群体吃饭难题

外卖平台话语权增大 多家餐厅线上线下两套价格体系

客户端下载

人民日报

人民网+

手机人民网

领导留言板

人民视频

人民智云

人民智作

企业中国-专注企业发展 Copyright © 2017 企业中国-专注企业发展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1574243号

联系QQ:1580475931 邮箱地址:1580475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