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及免疫疗法为3亿患者打开希望之门
基因及免疫疗法为3亿患者打开希望之门
2019年11月11日08:38 来源:科技日报
英国扎耶德儿童罕见病研究中心近日正式投用 记者 矫阳摄
瓷娃娃、月亮孩子、蝴蝶宝贝、不食人间烟火的天使……这些美丽的名字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称呼——罕见病。
近日,全球首个大型儿童罕见病研究中心——扎耶德儿童罕见病研究中心在英国伦敦大奥蒙德街儿童医院(GOSH)正式投用。
现代医学将发病率极低的病种,统称为“罕见病”。不同地区对罕见病的定义不一,在美国,罕见病是患病率小于0.75‰的疾病。“因缺乏流行病学数据,我国目前只能暂时把患病率占总人口的0.1‰—0.65‰的疾病定义为罕见病。”近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首届罕见病大会透露。
目前已知的罕见病有哪些?现代医学如何治疗这些罕见病?治疗达到什么程度?对未知的罕见病,目前世界医学界的应对方案是什么?
我国公布首批121种罕见病
虽然患病率很低,但基于庞大的人口和繁多的病种,目前中国有2000多万人罹患罕见病,且每年新增20万人,全球约有3亿名罕见病患者,大多数病因与遗传因素有关,超过半数会在儿童期发病。
罕见病都有哪些病种?2018年,国家相关部委联合制定并发布了《第一批罕见病目录》,以“发病率相对较高、疾病负担较重、可治性较强”为优先标准,收录了白化病、ALS、戈谢病、卡尔曼综合征、马凡综合征、法布雷病、血友病等121种疾病。
“‘瓷娃娃’属于罕见病中的成骨不全症。这些罕见病还因患者本身不同的体质,使病因更加复杂多样。”北京盛诺一家医院咨询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首席医务官王舜说,受制于现代医学的发展水平,这些极小个例的病案几乎找不到解决的办法,如亨廷顿舞蹈症、苯丙酮尿症、黏多糖贮积症、杜氏肌营养不良等。
正在寻找更多创新疗法
“95%的罕见病仍没有特效药。”中国首届罕见病大会与会专家表示。由于治疗罕见病的药物适用人群少、市场需求少、研发成本高,鲜少药企研制,这些药又被称为“孤儿药”。
相关数据统计,截至2018年12月,这121种罕见病中仅有74种有药可治,国外共上市了162种治疗药物。“尽管已有不少对抗罕见病的药物和疗法,但对于涵盖数千种疾病的患者群体来说,仍然是九牛一毛,为罕见病患者寻找更多创新疗法,仍是现代医学的一大挑战。”中国罕见病发展中心负责人王奕鸥撰文表示。
“美英正尝试用最新的CAR-T细胞治疗白血病的方法,已有小部分成功案例。”王舜说,CAR-T细胞治疗法,即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通过利用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对抗癌症。
而这种方法现在正用于探索治疗某些罕见病。GOSH也在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尝试。
为罕见病儿童订制个性化方案
以往对于罕见病,需要医生接诊一定数量后认为有研究价值,再立项,研究新药、新疗法,招募患者临床试验,才能上市,整个周期可能需要很多年。
“而在GOSH新投用的扎耶德儿童罕见病研究中心,会由临床医生和研发人员一起研究创新疗法,在中心就有制药师完成制药,让患者直接使用到新疗法。”王舜说。
据GOSH官网介绍,扎耶德儿童罕见病研究中心汇集了500名来自GOSH、伦敦大学学院大奥蒙德街儿童研究所(UCL ICH)及伦敦大学学院心血管科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临床工作者和联合健康专业人员。
“扎耶德儿童罕见病研究中心的主要研究方向包含基因疗法和免疫疗法。”GOSH儿童医院首席执行官马修·肖则介绍说,“目前中心门诊部日接诊患者已达200名,科学家则在实验室为这些罕见病患儿研究病情应对策略,为他们订制适合的疗法。”(记者 矫 阳)
(责编:李轶群、许晓华)
人民健康APP
[/url]
推荐阅读
健脾消食常吃5种酸性食物 醪糟能健胃益肺 醪糟由熟糯米发酵而来,是我国很多地区的传统特色美食,又名酒酿、酒糟、米酒、甜酒、甜米酒、糯米酒、江米酒、伏汁酒,米酵子等。我国古代就有“人参补气,米酒养人”的说法。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米酒可止痛去积,暖胃健脾,多唾温心,常饮可使皮肤润滑有光泽。”中医典籍《神农本草经疏论》记载:“醪糟补脾胃、益肺气之谷。脾胃得利,则中自温;温能养气,气顺则身自多热,脾肺虚寒者宜之。”因此,醪糟被很多人视为老祖宗留下的好食物。【详细】
肌肉锻炼降低癌症风险 滋阴补肾常按这穴位 人到中年,身体肌肉的数量和质量开始逐渐减少,到老年后,肌肉的力量越来越小。除了心肺耐力锻炼之外,肌肉力量的练习也很重要,它是长寿的重要因素。近日,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强化肌肉锻炼有助预防癌症,可降低两成癌症的死亡风险。【详细】
相关新闻
新方法可破坏肿瘤细胞“保护墙”
部分实体瘤尝试免疫疗法初显成效
非小细胞肺癌老年患者应如何治疗比较好?
日本用iPS细胞抗癌取得新进展
免疫细胞不再轻易“刹车”
白血病免疫疗法取得新进展
细胞世界与免疫疗法
T细胞免疫疗法成功应用于晚期乳癌
精彩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