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二十三次全国学术会议召开 北京医院内分泌科获得优异成绩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二十三次全国学术会议召开 北京医院内分泌科获得优异成绩
2019年11月29日13:53 来源:人民网-人民健康网
2019年11月20~23日,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二十三次全国学术会议(CDS2019)在厦门召开。本次年会是中国内分泌糖尿病领域科研成果展示的年度收官之作,会议注册人数9956人。北京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郭立新教授率领内分泌科部分人员参会。
本次会议,北京医院共有20余篇论文投稿,经过数轮专家评审,其中8篇被选为口头发言,7篇壁报交流,11篇书面交流,论文数量和质量均创历史新高,内容涵盖糖尿病相关基础、临床、药物、监测设备、饮食、运动、护理等领域。
本次年会完成了CDS学组委员换届及全国青年委员的改选。北京医院内分泌科潘琦副主任当选糖尿病监测与治疗新技术学组副组长和基层糖尿病防治学组副组长。王晓霞副主任当选糖尿病胰岛调控与再生医学学组委员及糖尿病相关疾病学组委员。周雁当选为全国青年委员。李东晓、牟忠卿、张洁、于冬妮、鲜彤章当选为相关学组委员。贾晓凡当选1型糖尿病学组学术秘书,武全莹护士长当选为糖尿病教育与管理学组委员。
本次年会北京医院郭立新主任和潘琦副主任结合内分泌科开展的研究进行了会议报告,展示北京医院团队的研究成果。王晓霞副主任汇报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型糖尿病多种危险因素综合管理的适宜技术研究》北京医院中心的进展。年会期间郭立新主任主持了北京医院发起的全国50家中心参与的尿酸研究启动会。周雁参与了全国糖化血红蛋白标准化的启动。贾晓凡、何清华、张献博等在分会场汇报了自己的研究。北京医院内分泌科的研究生也大放异彩,共有四位研究生进行口头发言汇报。张献博参加健康5公里跑获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
贾晓凡的论文《角膜神经纤维形态改变与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的关系》获《中华糖尿病杂志》2019年度优秀论文三等奖。
郭立新主任牵头完成的全国大型多中心研究(MERIT研究)被评为2018年最具影响力的“中国糖尿病十大研究”。
北京医院内分泌团队近年的研究涵盖糖尿病多个相关领域,在本次CDS会议上展现了良好的风采,显示北京医院内分泌科学术影响力在进一步提升,各项成果也得到了本领域专家的认可。内分泌科全体医护人员将在院领导的关怀支持下,在兄弟科室和处室的支持协作下继续努力,力争取得更好的成绩。
(责编:许晓华、李轶群)
人民健康APP
[/url]
推荐阅读
健脾消食常吃5种酸性食物 醪糟能健胃益肺 醪糟由熟糯米发酵而来,是我国很多地区的传统特色美食,又名酒酿、酒糟、米酒、甜酒、甜米酒、糯米酒、江米酒、伏汁酒,米酵子等。我国古代就有“人参补气,米酒养人”的说法。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米酒可止痛去积,暖胃健脾,多唾温心,常饮可使皮肤润滑有光泽。”中医典籍《神农本草经疏论》记载:“醪糟补脾胃、益肺气之谷。脾胃得利,则中自温;温能养气,气顺则身自多热,脾肺虚寒者宜之。”因此,醪糟被很多人视为老祖宗留下的好食物。【详细】
肌肉锻炼降低癌症风险 滋阴补肾常按这穴位 人到中年,身体肌肉的数量和质量开始逐渐减少,到老年后,肌肉的力量越来越小。除了心肺耐力锻炼之外,肌肉力量的练习也很重要,它是长寿的重要因素。近日,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强化肌肉锻炼有助预防癌症,可降低两成癌症的死亡风险。【详细】
相关新闻
14位高端领军人才新当选“北京学者”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郭立新
2016年糖尿病“蓝光行动”启动 加强糖尿病公众教育
明天糖尿病日 我国1亿人承受着“甜蜜的负担”
精彩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