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就是保住民生源头
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就是保住民生源头
2020年02月26日12:38 来源:光明日报
“米袋子”“菜篮子”等民生话题,关乎百姓生活,关乎社会安宁。特殊时期,能否妥善处理好这些问题,不仅检验着我国的应急指挥调度能力,还考验着粮食、蔬菜等农产品的生产供应体系建设。
疫情当前,全国部分城市实行了封闭式管理,农产品跨界运输受到限制,物价呈现不同程度的上涨,局部地区甚至一度出现过抢购现象。据我了解,对很多能自给自足的乡村而言,那里的生活似乎并未因“封闭”受到太大影响。但对小城镇而言,有不少农贸市场关闭,散落在街市中的小超市也无菜可卖。相较而言,大城市的蔬菜供应基本有保障,但价格高了许多。从网络上流行的“送一捧蔬菜”成为走俏礼物,不难看出蔬菜的供需关系确实比较紧张。
诸多现象暴露出的短板引人深思,其中有两个问题应该认真思考:
第一,什么样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能更灵活地应对突发事件,保障农产品供给?这次疫情中,小农户个体经营只能保障“够自己吃”,对减轻市场需求压力有一定意义,但对市场保障的贡献微乎其微;大农场经营模式面临雇工难问题,对民生保障可靠性比较低。相对前两者而言,对市场保障最大、生产方式最灵活的是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由于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雇工和隔离成本较低,他们开展正常生产基本不会增加防疫风险。由此可以看到,这样的农业经营模式,是相对安全、有保障的。
第二,农产品生产出来,还要运得出去,才是有效供给。妥善进行交通管理,保障农产品运输顺畅,能有效打通蔬菜、米面供应的“肠梗阻”。因此,建议在做好相应防疫措施的基础上,对重要农产品运输发放特别通行证。除了这些直接关系民生的产品外,还有种子、化肥、农药、农机等农业生产资料的供应与运输也要得到保障。所谓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春耕已经到了,全国上下一定要营造起支持农业生产的社会环境,全力保证当前的农资供应。我们一定要看到,维护农民的利益,保护农民农业生产积极性,就是保护“菜篮子”“米袋子”的源头。(作者:朱启臻,系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教授)(记者 李晓、蒋正翔、王斯敏、蒋新军、王佳)
(责编:许心怡、崔元苑)
人民健康APP
[/url]
推荐阅读
情系“疫”线 爱暖妇幼:人民网开启爱心奶粉免费申领通道 人民网·人民好医生联合中国营养学会、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共同发起“人民战‘疫’关爱母婴健康”公益活动。君乐宝作为独家支持,预计提供价值7500余万元的奶粉产品,并免费派送到家。奶粉免费领取上限为3罐,可满足孕产妇和婴幼儿一个月的营养需求。【详细】
睡不好觉血管遭罪!常做八件事血管不添堵 道路堵塞,交通会瘫痪;血管作为人体血液的运输通道,一旦堵了,也会瘫痪,可能出现器官缺血,引起各种不适,甚至危及生命。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养成良好习惯,避免给血管添堵。【详细】
人到中年衰老进行时 抗病防衰抓3个年龄点 虽然衰老不可避免,但我们该如何做才能延缓它的进程?一起来看看。【详细】
相关新闻
细节里的民生温度
岳西县审计局三举措加强民生工程审计监督
感恩民生 感谢有你
蜀山民生润童心
南京聘任首批"民生工作观察员" 监督落实情况
四川省第二届特邀民生观察员名单近日出炉
蜀山区“四化”并举提升民生工作服务能力
山东提高民生资金绩效 省财政重点绩效评价项目达64个
精彩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