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生病,家长请尽量控制情绪
孩子生病,家长请尽量控制情绪
2019年07月01日08:45 来源:中国妇女报
编者按
孩子生病家长着急上火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是许多人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家长的不良情绪,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指责、争吵与不合作,都可能让孩子处于紧张焦虑状态,而这种状态非常不利于孩子疾病的恢复,反而容易成为孩子疾病加重的助推器,甚至成为孩子频繁生病的根源。专家建议,一旦为人父母,不仅要学习很多育儿新知识,了解一些相关疾病知识和预防方法等,还要加强自身心理素质的修炼,努力让自己更加成熟,遇事镇静不慌乱,再面对孩子生病就会逐渐从容了。
■ 北京新世纪妇儿医院儿科主任 陈英
孩子一生病,家长难免着急,有的干脆全家乱成一锅粥,互相指责。但从我多年的临床工作中发现,孩子生病时家长的情绪、家庭成员之间的争吵,都可能让孩子处于紧张焦虑状态,而这种状态是非常不利于疾病恢复的。也就是说家长的不良情绪,不仅没有帮助孩子好得快一些,反而成了孩子疾病加重的助推器。
不仅如此,有的时候,父母关系不好、争执、互相诋毁,甚至还是孩子生病的根源。
焦虑紧张的父母会让孩子病情火上浇油
记得有一次在急诊,一位妈妈带着孩子一头冲进诊室,说:医生,孩子有高热惊厥史,现在发烧退不下来,上次就是烧了20小时抽风了,现在发烧第18小时了,我该怎么办啊?一边说一边看手表掐时间。
孩子当时体温38.8,精神状态挺好的,已经5岁了(五六岁后高热惊厥的发生率会大大降低),但手抖得很厉害。我摸了一下孩子的手并不凉,不像是寒战,觉得可能是过度紧张(妈妈一直在旁边焦躁地说抽风的事)。于是我握着孩子的手说:孩子不要怕,不会发生妈妈说的情况的,你放松就好了。
孩子的手马上不抖了,体温也并没有再往上升,面色也逐渐好看了。孩子来之前已经吃了退烧药,医生要做的就是在做完必要检查后嘱咐孩子多喝水,果然,不一会儿孩子的体温就降下来了。
再问这位妈妈孩子上次惊厥发生的时间,妈妈说是两年前,因为太害怕了,所以孩子每次发烧她都会非常担心。我和这位妈妈说:“看您的紧张只会让孩子更紧张,这种紧张会让孩子体温升得更快,也许反而会触发高热惊厥的发生。所以孩子生病时,妈妈先要努力镇静下来,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更快恢复”。
这位妈妈听进去了我的话。但我知道,这种改变不是一天两天所能完成的。做了家长就需要和孩子一起成长,不但要了解一些相关疾病知识,比如说热惊厥的发病特点,预防方法等等,还要加强心理素质的修炼,就会逐渐从容了。
当着孩子面争执的父母会让孩子病情加重或迁延
门诊中也经常遇到爸爸妈妈,或者姥爷姥姥当着医生的面就争吵起来,有的争吵贯穿整个就诊过程,有的甚至每次就诊都吵闹个没完。而这种家庭的孩子或者总是生病,或者生病了总是反复,或者孩子生病了恢复得很慢。
其实,孩子生病大人们都着急心疼,但着急的方式一定不能是互相指责对方没带好孩子。孩子已经生病了,爸爸妈妈就是再不满、再累、再工作忙,也请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发脾气争吵。此时,你们的对手不是彼此,都先放一放,我们要一致对付疾病。
孩子生病本身就十分难受,整个机体应该调动全身力量来对抗疾病。家长当着孩子面争吵,会让孩子紧张、敏感、哭闹,这种情绪状态会影响孩子的抗病能力,最终导致疾病好得慢,或者迁延反复。
家长意见相左各执己见可能是孩子生病的根源
我曾经碰到过一个6岁多的孩子,那个小朋友近一年中一直反复生病。按说五六岁的孩子免疫力逐渐增强生病应该越来越少,孩子也没有其他伴发疾病或疾病的诱发因素,这么频繁生病并不合情理。
后来避开孩子追问父母的情况,了解到两个人这一年关系不好分居两地,生活观念相差特别大,在带孩子的各个方面都意见相左。而且一个人相信中医,另一个人相信西医,两人都觉得对方的想法难于理解。
孩子在这种氛围当中努力适应,但性格内向孤僻,情绪消沉、睡眠不好、焦虑紧张、自责。这种生活环境,可能就是孩子反复生病的原因。
在生活中家长意见相左,互相斗气甚至诋毁现象并不少见。比如妈妈说孩子不能玩得太累,爸爸却说孩子太娇气必须锻炼;一个人保护有加,另一个却带着孩子去拉练,这时孩子娇弱的身体一练就病。
有的父母让孩子少穿衣服,而老一辈给孩子穿得像个小粽子,孩子在穿衣脱衣间不停转换,随后生病。
姥姥带孩子一周,每天生活规律身体好。周末父母带孩子吃点喝点,一通足玩儿,疯两天,周日晚上病倒。
对于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容易生病的孩子,临床治疗只是一部分,更重要的还是孩子的父母家人需协调好彼此的关系。毕竟孩子不是实验品,也不是出气筒,更不是大人们争夺的对象。很好地协调家人的关系,才可能从根本上改善孩子爱生病的状况。
为人父母,不仅要学习很多新知识,还要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加成熟,遇事镇静不慌乱。其实,伴随着孩子成长而完成自身的成长的确是件挺不容易的事,但为了孩子的健康,家长付出再大的努力也是值得的。
(责编:郎?(实习生)、杨迪)
推荐阅读
营养早餐"三要三不要" 辰时吃早餐养胃气 营养早餐是健康生活的开始,但有多少人能做到?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的早餐品种不超过两类,甚至有相当一部分人不吃早餐。一份营养早餐到底长啥样?【详细】
腹部赘肉太顽固?那你应该试试这些动作 近年来,中国人不仅肥胖人数升得快,而且多以向心型肥胖(梨型身材)为主,不少人年纪轻轻就挺起了大肚腩,想要减掉他们却还不易,这些赘肉也将增加脂肪肝、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发病风险。腹部赘肉是怎么引起的?如何来减肉?【详细】
人每天需要四个拥抱 心理滋养是最好的养生 拥抱是人类在子宫内的第一感觉,即使1.5厘米的胚胎都能感受到。然而伴随着成长,我们却在逐渐丧失这项“本能”。尤其是步入社会后,快节奏、压力大把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推越远。即便是最亲密的家人、爱人之间,似乎也无暇拥抱,遗忘了我们最初的温暖记忆。你有多久没跟家人、孩子、爱人拥抱过了?【详细】
人到中年七个退化 坚持五种训练益寿延年! 人到中年,身体机能也会发生退化,各种慢病也会接踵而来,怎么办?【详细】
夏季养生重养心,常按6穴位除烦消积 五月夏季开始,阳光越来越旺,人体新陈代谢旺盛,阳气外发,伏阴于内,夏季该如何保护自己,避免暑邪侵袭,让自己舒适地度过这个夏天呢?【详细】
相关新闻
父母压抑负面情绪 影响与孩子交流
孩子经常发烧会变笨?孩子发烧惊厥怎么办?
孩子有高热惊厥病史 上了一年幼儿园被拒收
家长如何帮孩子选择朋友
情绪会影响健康?什么情绪不利于身体健康
这些行为不利于孩子适应幼儿园 不上幼儿园怎么办
父母如何高质量陪伴孩子 新手父母快看过来
父母不尊重孩子的五个表现 进来看看你有没有
精彩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