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溶栓”让卒中患者脱险
“就地溶栓”让卒中患者脱险
张晓华
2019年07月06日10:20 来源:健康报网
近日,河南省登封市65岁的李阿姨突然不能说话、右侧肢体无力。很快,急救车和移动卒中车飞驰赶到,医务人员用22分钟完成病情预判、CT扫描、病情评估、静脉溶栓等一系列操作,使得李阿姨在黄金时间窗内得到救治。据了解,自去年河南省人民医院的移动卒中单元入驻基层以来,已经有20位患者获“就地溶栓”,李阿姨便是其中之一。
早上7时6分,李阿姨突然发病,家人紧急拨打“120”。7时25分,登封市“120”指挥中心根据描述情况,预判患者发生了卒中,立刻指派登封市人民医院急救团队出诊。而就在半个月前,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省脑血管病医院选派的卒中防治专家团队刚刚带着全国首台移动卒中单元入住登封市。
急救人员3分钟准备齐全,19分钟到达现场。7时48分,开始对患者进行检查、化验、CT等评估。8时12分,静脉溶栓开始。从见到患者到用上溶栓药物,全程仅用了22分钟。而《中国卒中中心建设指南》规定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从到达急诊至开始静脉溶栓的时间(DNT)是少于60分钟。3小时后,李阿姨已经能开口说话,右侧肌体无力的症状消失。
自2018年3月5日起,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省脑血管病医院派遣团队和全国首台移动卒中单元走进地市,携手当地医院开展脑卒中救治科普宣教行动。截至目前,已经先后在新蔡县、荥阳市、登封市救治卒中患者300余名,其中20名缺血性卒中患者实现“就地溶栓”。(特约记者张晓华 通讯员崔冰心)
(责编:崔辰光、权娟)
推荐阅读
想长寿腿不老 多读书揉耳朵、3动作做一做 一项研究发现,爱读书的人比不爱读书的人具有明显的“生存优势”。研究人员指出,在长达数百页的阅读过程中,读者一直追随作者的思路、人物或情节,这种“深度阅读”所付出的智力努力让大脑一直保持活跃。此外,书籍还能增强“同情心、社会认知和情商”,这与延长寿命也有关系。【详细】
“冬病夏治”方法多 “三伏”时机别错过 夏季是养生的好时节。近年来,人们“未病先防”的养生意识逐渐提高,中医养生注重“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而夏天,尤其是农历的三伏天,是一年当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此时是调养人体阳气的最佳时机。【详细】
相关新闻
世界卒中日:聚焦卒中康复 降低卒中残疾率
湘潭市中心医院 卒中患者的每一分钟比钻石还宝贵
河南省实现市级脑卒中防治中心全覆盖
预测卒中相关性肺炎风险有新法
南京溧水首个国家级“卒中中心”成立
缺血性卒中复发“元凶”找到
深圳市卒中学会正式成立 定点救治医院扩容到22家
年内天津将建成八个国家级卒中中心 为群众健康保驾护航
精彩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