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类老人不宜跳舞
患高血压、冠心病、胃下垂等几类老人不宜跳舞
闫 爽
2019年08月08日10:38 来源:人民网-生命时报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社会医学院公众健康医学系客座教授 闫 爽
很多老年朋友热爱跳舞,既愉悦身心,又可活动关节,锻炼身体,但不是所有老人都适合跳舞。
高血压、冠心病患者不宜。广场舞大多音乐分贝高,节奏快,可能导致高血压患者血压升高,发生意外。冠心病患者不能跳过于欢快的舞蹈,否则易因情绪激动和过度疲劳而诱发心肌梗死、心绞痛等。
眩晕者不宜。跳舞离不开各种旋转,有眩晕病史的老人跳舞只会晕上加晕。所以患有内耳性眩晕等老人最好不要跳舞,以免晕倒摔伤。
膝关节炎患者不宜。舞蹈中经常出现的扭动、转圈、下蹲等动作,对膝关节不好的老人挑战很大,跳的时候若上下肢的肌力和运动控制不理想,还会造成关节囊的拉扯和关节韧带的松弛。
胃下垂患者不宜。此类老人跳舞会引起胃部震动,促使内脏向下移位加重。尤其饭后跳舞,会导致腹部疼痛。
有癫痫病史者不宜。这样的老人只适合比较舒缓的运动,不能跳舞,尤其不能在室内舞厅,变幻的灯光和音乐均可能导致癫痫病发作。
老人跳舞,最好选择节拍小于每分钟100步的,如扭秧歌、中快步舞、健身舞、扇子舞等有氧、中等强度舞蹈。注意要控制强度,脉搏最好保持在100~120次/分。每次跳舞时,尽量别超过1小时,劳逸结合非常重要。此外,别穿硬底鞋跳舞,容易滑倒。▲
(责编:李轶群、杨迪)
人民健康APP
[/url]
推荐阅读
想长寿腿不老 多读书揉耳朵、3动作做一做 一项研究发现,爱读书的人比不爱读书的人具有明显的“生存优势”。研究人员指出,在长达数百页的阅读过程中,读者一直追随作者的思路、人物或情节,这种“深度阅读”所付出的智力努力让大脑一直保持活跃。此外,书籍还能增强“同情心、社会认知和情商”,这与延长寿命也有关系。【详细】
“冬病夏治”方法多 “三伏”时机别错过 夏季是养生的好时节。近年来,人们“未病先防”的养生意识逐渐提高,中医养生注重“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而夏天,尤其是农历的三伏天,是一年当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此时是调养人体阳气的最佳时机。【详细】
相关新闻
经常跳舞不容易老
男子不满跳舞噪音开车冲广场
警惕!心脏病人喝水五不宜,否则诱发心律失常、心绞痛风险
喝汤养生有7好处 胃溃疡病人不宜饭前喝汤
精彩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