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湿邪,膏方管用
除湿邪,膏方管用
单祺雯
2019年08月22日15:01 来源:人民网-生命时报
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副主任医师 董 峰
立秋后,天气仍热,雨水多发,是人体湿气最重的时候。中医认为,湿容易与热交蒸,与寒相伴,合而为湿邪犯病。若此时不注意祛除夏天残留之湿,湿邪就会进一步深入机体,诱发更严重的身体问题。比如饮食不化、腹痛便溏、体弱倦怠甚至肿瘤等。因此,祛湿是当务之急,还要用对方法。
饮食要淡。总吃油腻或过甜的食物,很容易消化不良。所以,饮食要清淡一些,大鱼大肉适当减量,常吃白扁豆、冬瓜、茼蒿菜等健脾祛湿的食物。也可以每天早晨起床后,喝一杯淡淡的生姜红糖水,有助温脾养气。另外,莫贪凉,少吃生冷食物。
凡事看开。如果心情抑郁\思虑过多,容易肝胆湿热,疾病就会见缝插针找上门。祛湿,关键在于调好心,凡事看得开、不攀比、不钻牛角尖、保持一份童心是一种养生智慧。生活中,遇到不顺的事情,不妨难得糊涂,洒脱一些。
规律作息。现代人生活方式丰富多样,有些人经常吃夜宵,贪玩熬夜,导致湿热郁结于肠胃,难以排出。中医养生提倡天人相应,身体也要跟着自然界的阴阳规律来,该休息时一定要休息,千万不可长期熬夜透支了健康。
环境适宜。日常生活中应当留心,尽量减少和避免处在不当环境中。比如,潮湿下雨天减少外出,不要穿潮湿未干的衣服,洗完澡后要充分擦干身体、吹干头发等。居住地区或居室环境阴冷、潮湿的情况下,要经常开启电器的除湿功能。
服用膏方。在很多人的观念中,膏方多在寒冷的冬季服用,但其实,夏天服用膏方,祛湿效果最好。膏方熬制工艺精细,有发酵过程,便于吸收;处方较一般汤剂药味多,将藿香、香薷、栀子、荷叶、薏仁、赤小豆、冬瓜皮、甘草等诸多有健脾、祛湿、利水等功效的食药材合在一起经过浸泡、煎煮、熬制、浓缩、收膏,药效比平时喝的汤药大,且药性稳定、口感好,便于携带,是日常祛湿的佳品。
(责编:李轶群、杨迪)
人民健康APP
[/url]
推荐阅读
想长寿腿不老 多读书揉耳朵、3动作做一做 一项研究发现,爱读书的人比不爱读书的人具有明显的“生存优势”。研究人员指出,在长达数百页的阅读过程中,读者一直追随作者的思路、人物或情节,这种“深度阅读”所付出的智力努力让大脑一直保持活跃。此外,书籍还能增强“同情心、社会认知和情商”,这与延长寿命也有关系。【详细】
“冬病夏治”方法多 “三伏”时机别错过 夏季是养生的好时节。近年来,人们“未病先防”的养生意识逐渐提高,中医养生注重“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而夏天,尤其是农历的三伏天,是一年当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此时是调养人体阳气的最佳时机。【详细】
相关新闻
湿气太重有损身体健康 不良习惯导致"湿邪"
入伏是祛湿最佳时间
白扁豆是除湿热能手
湿毒由表及里分五级 夏季祛湿正当时
南方三月最易感染湿邪 教你如何摆脱湿气
女性更年期害怕成“黄脸婆” 可试试膏方进补
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膏方? 专家为你全方位解答
服用膏方后感到不适? 医生教你正确处理方式
精彩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