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办报,请多听听读者怎么说
开门办报,请多听听读者怎么说
采访县级报纸的过程中,多家媒体提到,他们会邀请报社以外的专家来为员工做编校质量的培训与日常报纸质量的把关,这一点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比如《韩城日报》主动邀请当地新闻出版局专家上门审读,还邀请专家对每期报纸的稿件、图片、版面进行综合评判、打分,并与每月的绩效考核挂钩。这一制度激发了采编人员争先评优的积极性,3年来,《韩城日报》已有12篇新闻作品获得陕西新闻奖。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做过报纸编校工作的媒体人大多有这样的经历:有的错误自己看几遍都看不出来,可是外人读一遍就能发现问题。这样的经历,恰恰证明在办报过程中引入“旁观者”审读的重要性。事实证明,也正是因为这些报社有开门办报的理念,并用具体的制度加以落实,才使其在这次编校质检中6期差错率均不超过万分之三。
另一群可爱的旁观者则是报纸的读者。时至今日,笔者仍然记得上小学刚刚读报时,经常能发现报纸上有“读者来信”“致歉声明”,其中有很多是读者指出报纸上哪里写错了。而在十几年后,当自己也成为一名报纸编辑后,方知,从某种角度来讲,“读者来信”与“致歉声明”反映出读者对报纸的关注度,表达出希望报纸越办越好的迫切心情。这次采访中,有受访者无奈地说,有部分老同志一直关注报纸并提出建议,“但越来越少了”。这句感叹,越发体现出报纸与读者之间良好的沟通和深厚的情谊是弥足珍贵的。
(责编:赵光霞、燕帅)
![]()
![]()
![]()



![]()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细心人用“笨办法”成就编校高质量
福建省新聘15名审读专家
国家新闻出版署开展年度报纸核验 7月3日前完成
陈光俊到保山日报社调研时强调:做到“四个坚持” 提高办报水平
开门办报活水来
人民日报召开创刊70周年读者座谈会
《语文报》:质量要求比国家标准严一倍
报纸期刊编校质量无小事 抽查结果是这样得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