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抑郁症纳入学生体检项目 “心灵感冒”早治疗
将抑郁症纳入学生体检项目 “心灵感冒”早治疗
2020年10月30日08:27 来源:中国青年报
据《广州日报》报道,近日,国家卫健委官网发布《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这一方案提出:“今后各个高中及高等院校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
如今,随着抑郁症年轻化趋势的明显,广大教育工作者不得不愈发重视学生群体中的抑郁症问题。2019年7月,《中国青年报》官方微博发起了“大学生抑郁症发病率逐年攀升,你觉得自己有抑郁倾向吗”的网络投票,当时表示自己“有抑郁倾向且情况很严重”的人竟然占比高达27.6%,还有不少网友留言讲述自己被抑郁折磨的“心路历程”。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到了必须被高度重视的地步,帮助抑郁的年轻人走出心理困境,刻不容缓。
我们先得搞清楚,抑郁症有一套非常严格的医学诊断标准,并不是很多网友误认为的那样——只是觉得心情低落,内心压抑,就意味着患上了抑郁症。如今网上还流传着各种名目的“抑郁症测试表”,但多数网络测试的科学性并不能得到验证。因此,不能简单地将一时的心理状态不佳归结为抑郁症,进而惶恐不安,这样不仅无助于解决心理问题,反而会导致更多的心理“次生问题”的发生。
与之相对的另一种极端思维,是对抑郁症毫不在意,以至于错过了心理治疗的最佳阶段。抑郁症一般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有着长期的“潜伏期”,只是因遇到某些特殊契机(比如出现应激伤害、环境猝然变化等),才导致病发甚至危及生命。国家拿出具体方案,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体检项目,可以起到未雨绸缪的作用,对预防抑郁症年轻化的问题有着直接的帮助。
虽然目前社会各界已经开始重视这一问题,但在现实中,要想真正落实好相关规定,真正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恐怕需要较长的时间。这背后的原因,一方面在于,过去很多人并没有把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与抑郁症联系起来,往往将其归咎于“孩子不听话”“学生抗压能力弱”“心理素质不高”等问题,对抑郁症年轻化缺少科学的认知。另一方面,不论是高校还是中学,心理学教育与心理辅导工作都还做得十分不够,相关的师资力量与资金投入也亟待加强。
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这些举措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帮助年轻人获得更加健康的心理状态,为他们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期待方案的落实,能帮助更多年轻人拥有健康与和谐的心灵世界。(黄西蒙)
(责编:许心怡、崔元苑)
人民健康APP
[/url]
推荐阅读
医养结合机构管理指南发布 明确8项医疗服务质量标准 为适应我国医养结合机构发展需要,加强机构内部管理,提升管理质量和水平,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民政部、国家中医药局制定出台了《医养结合机构管理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要求各类医养结合机构应当参照《指南》要求,以老年人健康为中心,根据机构资质和服务能力,为老年人提供医养结合服务并进行科学、规范管理,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详细】
流感季来啦,提高免疫力,这些干货请收下! 一场秋雨一场凉,入秋后气温开始降低,一不注意就容易感冒。秋季也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今天我们来聊聊关于免疫力的话题。生病就是免疫力低吗?为啥有的人免疫力扛不住流感病毒?如何做才能提高免疫力?【详细】
相关新闻
今年高招体检启动至6月15日结束 健康宝核验正常可参加体检
宜兴市高考体检将持续至5月中旬
北京市医疗机构规范有序开展体检服务
有哪些因素会加重抑郁症?这6种行为会加重病情
终结“体检代检”需用全面视角
如何知道是否患了抑郁症?大多会有这5种变化
表面开心内心痛苦?可能是微笑抑郁症在作祟!
糖尿病和抑郁症有什么关系?看看医生的说法!
精彩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