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先立规矩,再做朋友
家长先立规矩,再做朋友
2020年11月11日09:23 来源:人民网-生命时报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杨 丽
近日,湖南长沙一位小朋友跟着妈妈逛超市,结果把货架上所有的桃子都戳了一个洞。无奈之下,孩子妈妈只好把所有的桃子都买回家。还有,在武汉地铁2号线,一名女孩因为上错了车,疯狂用脚踹母亲。这位妈妈背着双肩包,推着两个箱子,而孩子则是两手空空,一身轻松。类似事件引起广大网友不满与批评,有的批评“熊孩子”没有规矩,更多人指责母亲教子无方。
现代社会,家长越来越尊重孩子的个性,提倡与孩子做朋友。这让很多家长走入误区。其实,管教孩子是父母义不容辞的责任,为孩子建立界限意识尤为重要。正如交通规则能让人放心驾驶一样,父母树立清晰界限,孩子会感到安全,并在一定的界限内享有自由。
风筝原则。随着孩子长大,自主的空间越大,正如风筝,线长了才能飞得更远一样。父母要明确,哪些事情是孩子应该做的以及能够做的,要坚定执行。例如,两三岁时,吃饭是孩子应该并能够做的,就不应再追着喂饭。
温和坚定。温和是指父母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因为孩子也会有样学样,不经意间学会如何表达情绪。坚定是指定好的规矩就要坚决执行,孩子即使在开始时不断试探,但“撞了几次墙”之后,发现墙坚不可摧也就不再做无用功了。父母要让孩子知道,他对抗的是规矩,而不是父母。大一些的孩子,父母可以和孩子讨论,共同制定规矩,约定后果,坚决执行。例如,看多久动画片、学习和娱乐时间的安排等。
树立榜样。父母首先不能越界,管好自己,该是孩子自己的事儿就一定要放手让孩子体验,让其从不断试错中学习。孩子需要榜样。如果想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自己首先要放下手机,拿起书。
规矩太多,会不会让孩子受挫呢?其实不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定了规则就要执行,否则就没有制定的必要了。当然,宽严相济是家长对孩子真正的爱抚,教育孩子要讲究方式方法。和孩子做游戏,如枕头大战、抓人等,跟随兴趣,孩子能体会到父母的爱,化解生活中的挫折,健康成长。唯有这样,父母才能成为孩子最好的“朋友”。
(责编:李轶群、许心怡)
人民健康APP
[/url]
推荐阅读
医养结合机构管理指南发布 明确8项医疗服务质量标准 为适应我国医养结合机构发展需要,加强机构内部管理,提升管理质量和水平,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民政部、国家中医药局制定出台了《医养结合机构管理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要求各类医养结合机构应当参照《指南》要求,以老年人健康为中心,根据机构资质和服务能力,为老年人提供医养结合服务并进行科学、规范管理,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详细】
流感季来啦,提高免疫力,这些干货请收下! 一场秋雨一场凉,入秋后气温开始降低,一不注意就容易感冒。秋季也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今天我们来聊聊关于免疫力的话题。生病就是免疫力低吗?为啥有的人免疫力扛不住流感病毒?如何做才能提高免疫力?【详细】
相关新闻
家长应帮助孩子学会科学管理时间
家长为孩子拉票争排名的忧思
如何让孩子与家长沟通不像做“判断题”
手机是家长的“宝贝”,那孩子呢?
想让孩子考好,家长检查作业很重要
家长监考模糊了教育的权责界限
孩子和家长要成微信好友更要成现实朋友
精彩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