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科室研发机器人助手 提升医疗健康服务质量
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科室研发机器人助手 提升医疗健康服务质量
2020年12月16日15:43 来源:人民网-人民健康网
在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在为进行患者治疗、护理等诊疗工作时,经常暴露于生物、化学、物理性因素等各种职业有害因素中。因此,2019年初,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科室与长春光机所合作率先研发了在计算机和无线局域网络的控制下的自主轮式移动智能医护助手机器人,其包括行走模块、行驶控制模块等几大模块,可通过语音、触摸屏设置自主导航或者伴随服务两种模式。
在自主导航模式下,确定目的地后,依据预先装置的CAD地图利用航位推算法自主导航,由双目视觉传感器和全方位超声波传感器进行环境理解,实时规划路径,完成巡航、避障。车轮上的传感器测量车辆行走的距离,在走廊中利用预先设置的参考点进行航迹修正;在房间里利用天花板上的参考点进行定位。
在伴随模式下,伴随功能可以按预先规划的任务在医院环境中由智能处理器控制设备,能够对患者进行语音提醒、健康宣教等功能,也可执行物流配送、病房消毒等多项任务。机器人的核心技术在于底盘的平台,也叫智慧平台。借助这个平台,车上可以安装其他附加医疗护理物品,完全能够实现院内物体的目标转移。智能医护助手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在节约人力的同时也减轻了医护人员体力上的消耗。
智能医护助手机器人跟随护士工作
此外,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这台机器人发挥了极大作用,成为了医护人员的有力帮手,随时进入病房提醒患者吃药、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还随时接受患者提问,及时为患者答疑解惑,减轻了患者因疾病造成的心理压力,并且其具有的巡航功能,既减少了近距离接触感染的风险,又减少了防护用品的消耗。虽然使用机器人并不能完全避免医务人员接触病人,但可以节省医务人员大量时间和精力,从而提高救护的质量。
据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工作人员介绍,智能医护助手机器人能“读得懂”大数据,干得了体力活,能在咨询配送、查房、护理等方面大显身手。随着今后医疗领域台前幕后的机器人助手越来越多,它们将更加智能灵活,改变医疗供给不平衡不充分的局面,让医疗健康服务质量更高。(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 案例号:253104669?)
(责编:许心怡、崔元苑)
人民健康APP
[/url]
推荐阅读
国家卫健委:冬季疫情将处零星散发状态 局部或发生聚集性疫情 11月1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加强冬季疫情防控和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卫健委副主任李斌在会上表示,经多次组织专家对冬季疫情形势进行研判。目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加速蔓延形势下,我国面临境外输入病例导致本地传播风险增大,冬季将处于疫情零星散发状态,局部地区可能发生聚集性疫情,加之冬季其他呼吸道传染病进入高发期,我国疫情防控工作一刻都不能放松。【详细】
警惕疫情叠加流感风险 疾控为你划防控重点 当下,全球新冠疫情此起彼伏,秋冬季又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今年秋冬季或存在新冠肺炎疫情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叠加流行的风险。流感和新冠肺炎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做好流感防控工作,就能极大程度降低新冠风险。陕西疾控来为你划防疫重点。【详细】
相关新闻
这家“大”医院被托管之后(一线探民生)
家庭医生工作室:提升患者体验 “润心服务”在行动
王莉莉:加强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建设 提升突发公卫事件应对能力
海南调整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临床急需进口医疗器械管理规定
世界卵巢癌日:中国卵巢癌患者及家庭生存现状调研报告发布
超声波攻击下 语音助手可能被“策反”
医务兵持证走上临床一线
淮北市相山区:智能语音“参战”疫情防控
精彩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