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号的月面 48 小时

2020-12-09 10:3169admin

2020 年 12 月 3 日,是中国航天史上的重要一天。这一天,我国首次实现了地外天体起飞

23 时 10 分,嫦娥五号上升器 3000N 发动机工作约 6 分钟,成功将上升器送入到预定环月轨道。

由此,嫦娥五号的月面 48 小时正式开始。

月面自主工作 48 小时

在月面的 48 小时,嫦娥五号自主完成了从挖土到打包,从升旗到起飞的一系列任务。

如何挖土?

嫦娥五号采取了钻具钻取、机械臂表取两种模式,其中钻取 0.5 公斤样本,表取重量则为 1.5 公斤,用时共 19 小时。

随后又到了另一个重要环节:月面起飞。

这一次,着陆器扮演着上升器「临时塔架」的角色,相比地面发射塔架自然不够成熟;而上升器也面临着不少挑战,比如:起飞初始基准与起飞平台姿态不确定、发动机羽流导流空间受限、地月环境差异。

12 月 3 日 23 时 10 分,上升器 3000N 发动机工作约 6 分钟,在经历了垂直上升、姿态调整和轨道射入后,携带样品的上升器进入了预定环月轨道。

这是我国首次实现地外天体起飞,嫦娥五号在月面高难度的 48 小时工作也全部完成。

静待嫦娥归来

截至目前,嫦娥已告别月球,约 20 天后,其返回器将着陆于内蒙古四子王旗,最终完成使命。

随后,嫦娥五号还要经历交会对接与样品转移、环月等待、月地转移、再入回收四个阶段,面临着种种考验,其中可预见的三点最大的难题在于:

此前我国的空间自主交会对接工作都是在地球轨道上进行的,相比地球轨道,月球轨道附近的地面站、人造卫星提供的服务资源少了很多,因此月轨对接是一大难题。

为防止月壤样品在再入过程中受影响,嫦娥五号还将进行一次月轨样品封装。

由于月地间的距离遥远,在返回地球时,火箭的温度会随着速度不断上升,在进入地球大气层时可能会因为温度问题再入失败。

当前,成功从月球上「挖土」回来的国家只有前苏联和美国,而上一次任务迄今已经过去了 44 年。

▲ 阿波罗 15 号采集到的样本

为期 23 天、跨越近 80 万公里的征程,是我国探月工程 “绕 - 落 - 回”的最终章,也是航天事业的新跨越,中国人离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又近了一步。

静待嫦娥回家。

企业中国-专注企业发展 Copyright © 2017 企业中国-专注企业发展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1574243号

联系QQ:1580475931 邮箱地址:1580475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