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将建城镇职工大病医保机制 职工看病高额自付费用可二次报销
北京市将建城镇职工大病医保机制 职工看病高额自付费用可二次报销
2020年01月21日07:47 来源:北京青年报
昨日,2020年北京市医疗保障工作会议召开。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会上获悉,2020年本市将建立完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年度内完成未调价的1800个项目调整。同时,还将发布新的城镇职工大病医疗保障政策,将职工经医保报销后的高额自付费用纳入大病保障范围,可进行二次报销。
6621项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规范调整
据北京市医保局介绍,2019年本市全力推进医耗联动综合改革,对6621项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进行规范调整;将城镇职工医保住院报销封顶线由30万元提高至50万元,将城乡居民医保住院封顶线由20万元提高至25万元;将各类社会救助对象医疗救助的门诊、住院、重大疾病全年救助封顶线,也分别从6000元、6万元和12万元提高到8000元、8万元和16万元。
平顺实施“4+7”药品集中带量采购试点,全年完成总任务量的130%,同比为患者节省药品费用超过15亿元。将国家增加的227种常规准入品种及谈判成功的70种药品全部纳入本市医保药品目录。新增挂网药品品种1400个,动态联动药品价格6000个,预计每年可为患者节省药品费用6亿元。开展京津冀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心内血管支架等六大类产品平均降价15%,每年可节省耗材费用5.5亿元。
缩小城乡居民与城镇职工医保待遇差距
市医保局指出,2020年本市将完善科学合理的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医保筹资动态调整两项机制,提前谋划2021年城乡居民医保门诊封顶线及相关政策的精算,逐步缩小与城镇职工待遇差距。
同时,建立完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年度内完成未调价的1800个项目调整。完善医保药品和服务项目目录动态调整机制,合理调整完善人工器官、高值医用耗材医保报销政策,减轻群众就医负担。此外,探索实行纳入门诊特殊病报销等支付政策,推动国家新谈判降价的70种药品和27种续约降价药品扎实落地。
在提高大病医疗保障水平方面,2020年本市将发布城镇职工大病医疗保障政策,将职工经医保报销后的高额自付费用纳入大病保障范围。据了解,此前本市只针对城乡居民建立了大病医保制度,该制度可使参保人群医保报销后的高额自付费用再进行二次报销。
运用区块链等新技术打击欺诈骗保
据介绍,今年本市将研究出台《北京市定点医疗机构医保基金使用规范》,创新运用区块链等新技术,建立医保基金监督管理平台,立体化防范打击欺诈骗保。
同时,完善医保政策综合评价、接诉即办和改进提升机制,制定出台《北京市建立定点医疗机构综合评价、动态调整机制试行工作方案》,构建涵盖诚信记录和履约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动态调整机制。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对定点医药机构和申请新增定点的医药机构量化评分。
市医保局强调,2020年本市医保将由保障疾病人群向保障群众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高质量转变。建立生命周期两端特殊群体保障机制,针对老年群体中的失能失智人员,在石景山区全域范围实行长期护理保险全要素、全流程试点。针对少年儿童中的孤独症等特殊疾病患儿群体,着力破解治疗康复和社会融入问题。针对孕妇群体,提高产前检查和住院分娩费用支付标准。
此外,还将持续深化DRG支付方式改革探索,建立完善体现首都特点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
文/本报记者 解丽
(责编:许晓华、李轶群)
人民健康APP
[/url]
推荐阅读
睡不好觉血管遭罪!常做八件事血管不添堵 道路堵塞,交通会瘫痪;血管作为人体血液的运输通道,一旦堵了,也会瘫痪,可能出现器官缺血,引起各种不适,甚至危及生命。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养成良好习惯,避免给血管添堵。【详细】
冬季养生重在补肾 益肾强肾多吃“黑” 冬季养肾是由自然界“生长化收藏”四时节律决定的。按中医五行学说,肾脏对应冬季。一年之中,冬季应是最注重调养肾脏的季节。【详细】
人到中年衰老进行时 抗病防衰抓3个年龄点 虽然衰老不可避免,但我们该如何做才能延缓它的进程?一起来看看。【详细】
相关新闻
宜兴市医疗费用报销实现“最多跑一次”
住院超15天到底能不能医保报销?
北京扩大门诊特殊疾病用药报销范围 9月起125类药品纳入报销
泰州大病统筹报销比例提高至95% 上不封顶
完善生态补偿价格机制 还需财政资金多“支援”
国家发改委:市场决定价格机制2020年基本完善
北京医改半年 阳光采购节省药品费用24.4亿元
福建省四举措规范省直事业单位公务交通费用报销
精彩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