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双心障碍?
何为双心障碍?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 丁荣晶
2019年08月01日09:30 来源:人民网-人民健康网
本期节目:被情绪影响的心脏疾病——双心障碍
在临床工作中常常遇到一类患者,有很明确的胸闷、胸痛、心慌、憋气这些症状,但是经过心内科医生反复的检查、各种的治疗,包括药物、介入治疗、射频消融等,但患者的症状没有缓解。
1995年,我国心血管专家胡大一教授提出双心医学的概念,这个疾病就连医务人员有时也会忽视它的存在。经过多学科的交叉探讨,发现很多的患者实际上存在精神心理问题,从而导致发生了一些心血管疾病样的症状。医学上把有这些临床表现的疾病称为双心障碍。
现在,双心障碍患者数量越来越多,其症状表现一般都非常严重,在医院不同科室检查找不到原因,治疗效果又不好,患者非常痛苦。若医生能及早发现或认识到双心障碍,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效果会非常好,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另外,有一部分患者,无论其有无心血管疾病,精神心理问题会导致其心脏病的发病风险增加。对于得了心脏病之后的患者,其再发心血管事件风险和预后不良风险增加。
最新的研究表明,在北京市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中,有焦虑和抑郁情绪的这部分患者,要比没有焦虑和抑郁情绪的患者,一年再住院的风险、一年心肌梗死的风险、一年反复就诊率和医疗花费都是要明显增加3-4倍,如果焦虑合并抑郁,上述风险要增加六倍。
现代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人群中精神心理问题普遍存在。一般人群焦虑抑郁的发病率是6%左右,而在心血管疾病人群,比如对冠心病的患者,其焦虑抑郁发病率大概在10-20%,心梗患者,比例会增加到30-40%,如果出现心衰,这个比例会达到50%。所以,在心血管疾病人群当中,焦虑抑郁是非常普遍的。
更多贴心易懂的健康科普,三甲名医直播互动,请关注人民好医生APP
专家简介
丁荣晶,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心血管专业博士后。
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脏联盟心血管预防康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预防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双心学组副组长,北京医学会心肺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心血管病风险预测综合优化治疗、双心疾病、心肌康复和血管康复治疗。
出诊时间:周四上午
(责编:王晓华、权娟)
人民健康APP
[/url]
推荐阅读
想长寿腿不老 多读书揉耳朵、3动作做一做 一项研究发现,爱读书的人比不爱读书的人具有明显的“生存优势”。研究人员指出,在长达数百页的阅读过程中,读者一直追随作者的思路、人物或情节,这种“深度阅读”所付出的智力努力让大脑一直保持活跃。此外,书籍还能增强“同情心、社会认知和情商”,这与延长寿命也有关系。【详细】
“冬病夏治”方法多 “三伏”时机别错过 夏季是养生的好时节。近年来,人们“未病先防”的养生意识逐渐提高,中医养生注重“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而夏天,尤其是农历的三伏天,是一年当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此时是调养人体阳气的最佳时机。【详细】
相关新闻
法国心脏病协会称养狗有助于改善心血管疾病
降低心血管疾病影响 三项干预措施可挽救一亿人生命
心血管疾病成人类“头号杀手”
2018黑龙江省康复医学会康复护理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举行
云南省不断提升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救治救助水平
胸闷、胸痛应警惕 预防心血管疾病需要知道这些知识
哈医大二院王洪亮教授当选黑龙江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主任委员
砀山县“三个救助”健康扶贫严重精神障碍患者
精彩图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