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下抗疫火线 又上脱贫战场──记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

社会 2020-08-21 23:4860admin

内容提要:7月16日,入伏第一天。甘肃省临洮县人民医院呼吸科门诊前,人们排起队安静地等待医生叫号,医院免费贴敷“三伏贴”的消息让大家跃跃欲试。冬病夏治的“三伏贴”,津城百姓再熟悉不过的中医传统疗法,绝大多数临洮人还是第一次听说,从天津运去的100多副“三伏贴”一上午就贴敷完毕。

  天津北方网讯:7月16日,入伏第一天。甘肃省临洮县人民医院呼吸科门诊前,人们排起队安静地等待医生叫号,医院免费贴敷“三伏贴”的消息让大家跃跃欲试。冬病夏治的“三伏贴”,津城百姓再熟悉不过的中医传统疗法,绝大多数临洮人还是第一次听说,从天津运去的100多副“三伏贴”一上午就贴敷完毕。天津市第八批援甘医疗队队员、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张硕是此次“三伏贴”帮扶的发起人之一。

  “临洮县平均海拔在2000米以上,气候干燥少雨,加上成年男性普遍吸烟,肺心病、慢性支气管炎、慢阻肺等呼吸系统疾病高发,‘三伏贴’对提高这一地区居民的健康水平有很实际的作用。”张硕是 4月13日到达临洮县人民医院呼吸科的,此前他刚刚从武汉抗疫一线凯旋,隔离期满不到10天,就再次背起行囊,踏上脱贫攻坚健康扶贫的新战场。短短两个月,张硕和同去的另一名医生已经跑遍县里18个乡镇,当他们把推行“三伏贴”的想法上报天津中医二附院后,得到医院党委的大力支持,很快100多副“三伏贴”就制作完成运到临洮。

  “现在临洮县最缺的是医生,有经验的中医就更少。呼吸科算医院里的大科室了,在我们来之前这里只有5位医生,管理着40张床位,有时还需要加床,50多岁的科室主任还在值夜班。如果没有我们的支援,日常门诊很难正常运转。定西是全国著名的中药产地,但中医药在当地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天津中医二附院多年来为临洮县和乡镇医生做了大量的中医培训工作,对提高当地居民的健康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谈起对临洮的健康扶贫,张硕滔滔不绝,“健康扶贫一方面是提高医院的救治水平,切切实实提高群众的就医获得感。另一方面还要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帮助他们学会预防疾病、早发现早治疗疾病,中医在这方面可以发挥优势。现在我们已经在县人民医院开设了戒烟门诊,还定期做一些健康宣教,到乡镇也要给当地医生做疾病预防培训,我和同事的手机里有18个乡镇卫生院医生的微信,我们会经常在微信里交流业务,会诊病人。”

  作为一名去过武汉的抗疫英雄,在临洮县人民医院,张硕对疫情防控的一言一行对医务人员对患者都有着权威意义。他以自己在武汉的实战经验,积极参与县人民医院发热和感染病人会诊,帮助医院完善了发热门诊建设、建立了更为规范的住院隔离制度。说起武汉,张硕依然有些激动,尽管在江夏方舱医院的日日夜夜渐行渐远,记忆和感受却越来越清晰深刻。今年1月6日,张硕报名参加对口帮扶,准备期间,突发新冠疫情。2月10日,他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三批中医医疗队、天津市第六批援鄂医疗队队员逆行武汉,参加一线抗疫工作。在武汉江夏方舱医院的37天,张硕承担着危险系数最高的鼻咽拭子采集工作,见证着中医中药在新冠病人治疗中彰显的力量。“我所在的病区,共收治新冠肺炎患者103名,全部采用中医治疗,以清肺排毒汤为基本方,同事根据患者病情使用四种颗粒剂,实现了患者零转出零死亡,医护人员零感染。”

  张硕曾在抗疫日记中写道:“这些天比比划划式的手语成了必备‘技能包’,那些口音浓重的武汉话真是让人懵懵懂懂啊。小小设想一下,等到凯旋时,我的武汉方言水平应该也升级了。”9月底,张硕将结束在临洮县的帮扶,他告诉记者,临洮下乡义诊最大的难题依然是方言,起初几个县都需要当地人做翻译,后来他已经能听懂很多描述病症的方言,“估计离开临洮时我的甘肃方言水平也会升级。”

  从武汉到临洮,从疫情阻击战到脱贫攻坚战,双线战场张硕都冲在一线。在天津青年五四奖章的获奖感言中,他说自己只是在践行一个共产党员和一个曾经的医学生的誓言,沿着老一辈专家的道路,牢记医者仁心的使命、践行大医精诚的初心。(津云新闻编辑孙畅)

企业中国-专注企业发展 Copyright © 2017 企业中国-专注企业发展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1574243号

联系QQ:1580475931 邮箱地址:1580475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