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平谷北寨村:疫情下开辟“杏”福路
大道康庄北京篇北京平谷北寨村:疫情下开辟“杏”福路
梁冠群
2020年11月20日11:00 来源:人民网-社会频道
每年红杏收获的时候,都是平谷南独乐河镇北寨村最热闹的时候,今年亦是如此。田间地头、街头巷尾,尽是一派忙碌喜悦的景象。这个时节虽早已过了6月,但光是在这漫山杏林里走一圈,便能体会到北寨农人心头的甜。
北寨村成片的杏树。人民网 尹星云摄
“这辈子最骄傲的事情,就是在北寨种红杏!”对于66岁的李庆山老人来说,种杏,那是一辈子的事儿。“这红杏就像自己的孩子,只有亲眼看到、亲手摸到这心里才踏实!” 曾担任北寨村主任8年,在村两委工作17年,作为地地道道的北寨农人,没有人比李庆山更清楚北寨红杏这些年的发展。
在杏园忙碌的李庆山老人。南独乐河镇宣传部供图
从最初的品种培育,再到一步步打响品牌,北寨红杏的发展靠的是几代北寨农人踏实肯干的做事态度,以及劲儿往一处使的决心。一代代一年年,“大家好才是真好”从愿景成为共识,刻在了北寨人的骨子里,印在了北寨人的心坎儿上。
这场疫情,是考验更是检验。
早一天化解疫情带来的影响,就能早一点让老百姓心安。早在今年杏花刚盛开时,北寨村便实践起了特殊时期的新路子。村党支部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成立村级合作社、统购统销;另一方面保留杏农向老客户群销售的传统。有了信任,老百姓自然愿意尝试。全村两百余户,八百多人,已有90%以上农户签约入股。
“要的就是把老百姓组织起来”,南独乐河镇党委书记徐振涛说。联系确定销路、统一收购、保价兜底…镇上统筹、村里实施,发挥品牌的集中效力,帮助杏农稳定售价、保住收入来源。“以往红杏销售中出现的市场信息不对称、价格不对等这些问题都得以解决。”只有村民认同了,村集体经济的圈子才能更牢固。疫情期间,北寨红杏销量不降反升,杏农收入同比去年至少提高20%。
北寨村委会设置物流点对红杏进行分装、打包。南独乐河镇宣传部供图
“有好收成,哪怕忙也是高兴的。”李井亮这样形容父亲李庆山。说起父亲的种植经验,李井亮心里满是佩服和赞叹。但如何将老一辈的经验发挥出最大价值,是李井亮这些年轻一代努力的方向。镇党委、镇政府想得早、看得远,村党支部跟得紧、落得实,果断将北寨红杏的销售主力从线下搬到线上,将老经验与新科技融合,让杏农们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了变化。从“云赏花”到“云带货”,再到一树一码“云追踪”,一次疫情,反倒把杏卖“活”了。不仅如此,北寨村成立科技小院,集科创、推广和人才培养于一体,除了像李井亮这样的年轻人,还有越来越多老杏农通过培训掌握了科技“新农具”,源源不断地为北寨红杏的销售大军注入新力量。从老一辈经验到新农人导向,北寨红杏见证了新老两代农人的奋斗与传承。
疫情,也让北寨农人明白了一件事儿:种杏,能尝一辈子甜头儿!
(责编:梁秋坪、王政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