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玉良言】民平:一滴水反射出万丈光芒
内容提要:日前,南开区居民李女士给市民政局写了一封求助信,信中说,自己的父亲因重病住院治疗花费巨大,自己又因长期全职陪护而没有收入,造成生活困难。百般无奈下写信向民政部门求助。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吴松林得知此事,立即批示:“治病救命的事要快办!”市民政局救助处当日与属地民政局和街道取得联系,并专程到求助人家中实地走访,了解情况。经研究,对求助人进行了帮扶救助,并安排区民政局和街道持续关注,做好后期救助帮扶工作。
一滴水反射出万丈光芒
民平
日前,南开区居民李女士给市民政局写了一封求助信,信中说,自己的父亲因重病住院治疗花费巨大,自己又因长期全职陪护而没有收入,造成生活困难。百般无奈下写信向民政部门求助。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吴松林得知此事,立即批示:“治病救命的事要快办!”市民政局救助处当日与属地民政局和街道取得联系,并专程到求助人家中实地走访,了解情况。经研究,对求助人进行了帮扶救助,并安排区民政局和街道持续关注,做好后期救助帮扶工作。
随后,李女士再次来信,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感谢市民政局的救助工作为自己的家庭解决了困难,带来了希望。信中写道:“一滴水可以反射整个太阳的光芒。”一滴水是民政人,反射出的是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关心关爱。吴松林说:“我们只做了应做的工作,群众给我们如此高的评价,我们更应努力工作,让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当前,脱贫攻坚工作到了收官决胜时期,市民政局部署开展脱贫攻坚“回头看”工作,进一步加强对困难群众走访排查力度,发挥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作用,让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
如果一名民政人是一滴水,能够将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关心关爱精准地反射出去,那么民政服务对象的家中就照进了一道光;如果无数民政人汇聚在一起,纷纷怀着初心去反射出党的为民爱民之光,那么千家万户都将洒进党的万丈光芒。
为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孺子牛精神”是一代代民政人传承而来的精神传统,是民政事业持续创新发展的不竭动力。如果问:“民政工作依靠谁,为了谁?”答案一定是“人民”。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更好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三聚焦”“三基”职能,句句指向为人民服务,民政人不敢有丝毫懈怠。民政人深深知道,民政工作是与人民群众面对面、心贴心的工作,是真正的“民心”工程。民政工作做得好则民心暖,做不好民心会凉。民政人更深深知道,自己所做的是党交办的非常具体、非常细致的工作,就应该去到高楼大厦背后、去到那些政策覆盖得还不够的地方了解民情民意,把群众的问题带回来,把党的阳光洒进去,这是民政人的本职工作。
思危方能居安。在面对新时代民政事业发展中遇到的新课题和新挑战时,民生冷暖始终是民政工作最重要的考量。在“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大前提下,想要与群众多见面、多谈心,民政人就必须让自己多跑腿。寒冬腊月、酷暑三伏,群众出不来,民政人就走出去,他们穿上印着“扶老、助残、救孤、济困”字样的民政为民服务“蓝马甲”,亮明民政人身份,到群众家里拉拉家常,听听真话,看看群众到底缺什么、要什么、盼什么,这样制定的政策才能精准,想出的点子才更贴心。
于是,全市民政系统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开展了全员出动、全城覆盖的“筑基”工程。多少个日夜,民政党员干部奔波在大街小巷、田间地头,拿着调查问卷走家串户、访贫问需。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在“筑基”工程实时信息平台的大屏幕上,2.9万个民政党员干部化成了一个个小红点,不分昼夜地闪动在津沽大地的每个角落。
也有声音曾经质疑,那么多个社区、那么多户家庭,你们访得过来?坚持得住吗?如今,时间给出了答案。在困难群众排查解困项目中,全市民政党员干部上门访查了350万户群众,发放421万份民政政策一目清明白纸,填写160万份有效问卷,搜集近49万个群众意见建议,解决群众困难诉求1.7万个,对2375户边缘困难家庭给予精准帮扶,调整完善了覆盖救助、养老、社区等一揽子政策文件;在养老服务和社区治理项目中,访查了全市1780个社区、900家老人家食堂,推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老人家食堂建设,高质量完成了当年20项民心工程民政项目;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项访查项目中,处级党员干部一人带一组包保一方,与16个区民政干部联合,下沉到养老机构、街道社区,与基层干部并肩作战,查问题、送物资、送服务,守卫了民政服务对象安全;在殡葬专项排查项目中,民政干部深入推动《天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长效落地实施,坚决排查违法行为及线索。同时,面对清明、中元、寒衣节时群众寄托哀思的心愿,推出网络祭扫、代亲拭墓、集体共祭、踏青遥寄等文明祭扫方式,让传统节日焕发出新气象。
时间看得见,人民群众更是看得见。时代是出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民政人的工作得到了群众的肯定。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一项项民生民政政策连续出台,一桩桩民生民政实事落地生根,民政人在推进民政事业砥砺奋进的过程中,向人民交出了一张张沉甸甸的答卷。一名民政服务对象在感谢信中说:“你们是一滴水,反射出了党的万丈光芒。”这是人民群众对民政人最高规格的肯定,是对于民政人完成了党交办的民生保障任务的高度认可。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保障和改善民生,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在市委制定的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中,再次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突出位置,把群众关心关切的加快发展养老服务、推进社区共建共治共享、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等难点热点问题列得清清楚楚,勾画出一幅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人民群众生活品质不断提高的宏伟蓝图,也为民政工作制定了一张“施工图”。
远景目标已定,民政人只能加速,不能停歇。民政工作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党的领导下更加贴近群众,民政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民政“筑基”作风永远在路上。民政人心中始终刻着习近平总书记对人民群众的铿锵承诺——“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供稿:天津市民政局网信办)